重庆快讯网欢迎您~!
设为首页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前沿科技普及激发乡村创新活力,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红岩铸魂乡土情,机械赋能振兴梦”社会实践团携带着一台桌面级3D打印机,驱车百余公里奔赴青山环抱的江津区支坪镇白溪社区,开展“科技筑梦3D打印进乡村”科普行活动。为当地30名中小学生和19位村民带来沉浸式科技体验。
午后三时,活动在社区服务中心正式启动。机械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刘静、白溪社区党委书记文德纲与白溪社区居委副主任彭远清共同出席开幕仪式。文德纲书记在致辞中强调:“高校不仅要培养人才,更要成为科技传播的桥梁。今天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机器设备,更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彭远清副主任则用质朴的乡音回应:“这些城里来的大学生娃儿,把最时兴的科技送到田间地头,是给咱白溪送来最好的暑期礼物。”
(图为“红岩铸魂乡土情,机械赋能振兴梦”社会实践团在为孩子们授课。梁瀚文 供图)
活动负责人姚永川的科普课堂在阵阵惊叹中开场。面对台下好奇的眼睛,这位机械工程系大学生巧妙化解技术艰深:“请大家想象蛋糕师傅裱花——奶油从裱花袋挤出,层层堆叠成美丽的花朵。3D打印机就像最精密的蛋糕师,只不过它‘挤’的是环保塑料丝,在220℃高温下以0.2毫米精度堆积成型。”投屏同步播放的动画演示中,数字模型被分解成数百层切片,打印机喷头如同精准的绣娘,将虚拟蓝图转化为立体实物。轻量化锄头手柄内部蜂窝结构减轻40%重量、蓝莓采摘器大大提高采摘蓝莓效率、会转动的齿轮等案例让现场学生和家长恍然大悟。
午后三时三十分,3D打印机启动。孩子们按照小组顺序依次围拢在3D打印机前,眼睛紧盯着0.4毫米的喷嘴。熔化的PLA材料如金丝般缓缓吐出,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玉米淀粉香。
“3D打印+”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通过3D打印加上编程,姚永川制作六足蜘蛛机械人在中小学生们手中传递,每一次控制动作引得学生们惊叫连连,村民李建国举着手机全程录制自己家孩子玩机械人的过程:“得让家里人看看,现在的大学生能让塑料丝变出活灵活现的物件!”这一刻,科技的魅力在指尖流淌的温度中具象化。
(图为课堂同学在体验蜘蛛机械人。梁瀚文 供图)
“我的设计”创意工坊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发言描绘自己未来想要制作的模型。
课堂上每一次问答都伴随了一次抽奖,随着奖品揭晓,课堂进入了尾声。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抽奖号码依次上台领取了小鹿头雕,牙签仙人掌,笔筒和Q版周边。
(图为姚永川在为同学们发奖品。杨文峻 供图)
“原来科技离我们这么近!”五年级李小强在课后表示。这份喜悦感染了所有人,文德纲书记在交接仪式上动情表示:“孩子们眼里的光,就是乡村振兴的希望。这些3D打印的支坪印记,将成为我们科技兴村的起点。”
文德纲书记在总结会上强调:“我们在孩子们心里播下的科技种子,需要持续浇灌。乡村将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让白溪成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示范点。”
(图为红岩铸魂乡土情,机械赋能振兴梦”社会实践团与孩子们合影。袁齐倩 供图)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为支坪镇的科技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推动乡村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红岩铸魂乡土情,机械赋能振兴梦”社会实践团成员们也深刻认识到,科技萌芽、青年成长的重要性所在。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机械力量。(通讯员 姚永川)